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

Open Questions

以下是可以用來創造Open Question的工具:

如果:a. Idealiged Design(理想化設計)--How nice if...? 如果...多好?
b. Senerio Planning(情境規劃)-- What if?

如何:How to

為何:a. What for(為何)
b. 5 why(連問五個為什麼)

何人Who
何事What
何時When
何地Where
何物Which

What else(還有呢?)

<範例>

問題:「沒有辦法早睡早起?」

如果用這些工具的話有什麼其它的可能?以下做個簡單示範。

如果:a. 如果我能夠早睡早起多好?
b. 如果我不早睡早起會怎樣?

如何:我如何能夠早睡早起?
我如何能夠準時上床?
我如何能夠準時起床?

為何:a. 為何我要早睡早起?
b. 為什麼我沒辦法早睡早起?
為什麼我不能準時睡覺?

何人:怎樣的人能夠早睡早起?
誰可以幫助我準時起床?
何事:什麼情況下我會早睡早起?
要能夠早睡早起,要能先做到什麼?
何時:什麼時間是最好休息的時候?
何地:怎樣的地點能夠讓我早睡早起?
何物:怎樣的東西能夠幫助我早睡早起?

What else:除了...,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早睡早起?

<補充>

How to是針對行動面,能幫我們找到行動方案。
理想化設計是從願景出發,跳脫現況。
Why幫助我們找到正確問題,可配合第五項修練實踐篇第180頁「五個為什麼」。



若熟悉以上各問句後,可先找個問題,利用以上方式,連問20個open question,再從中選擇最重要的問句。可和最初的問句做比較,有什麼不同,和之後找到的解。

<個人感想>

儘可能在較短篇幅有效率表達我的所學,不過應該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。但我在體驗過後,覺得這是個很棒的工具,上課的時候,老師隨便選個問題,大家一個一個按照以上方式問open question,接著要我們從中選擇最重要的問句,這時才注意到結果和原本的問句完全不同,相對是較根本的問句,所找到的解也是相對根本解。

之前上楊老師的課,從來沒聽過這東西,但真的覺得這是個很強大的工具。不過,好的工具要能夠掌握,才能發揮其功效,之後要找個時間多練練。

P.S.
如果有不懂可以問,我會盡力回答,如果是中山學生,推薦修一下楊碩英老師的課,可以聽到全貌,相信還有很多很好的東西可以學。

沒有留言: